对话ABB韩晨:工业机器人不会完全转向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自2015年ABB推出世界上台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机器人YuMi以来,工业机器人进入第三代,开始具备智能化特点。
近日,ABB集团副总裁、机器人中国区总裁韩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ABB关注人工智能、数字化和软件方面的创新,如自动驾驶、数字孪生、机器视觉和低代码编程软件,使机器人更智能、更灵活、更安全、更易于使用。
而从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20余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到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设立人形机器人专区,人形机器人正在工业领域崭露头角。
“我们可能期望在中期看到人形机器人在特定领域的使用,但我们相信,机器人技能的进步使其易于使用,操作灵活性和与工人的无缝集成将继续成为新领域和业务自动化的驱动力,而不是它们看起来像人类。”韩晨坦言。
拥抱人工智能
从早期利用分析型AI提升机器人应用的效果,到在机器人控制领域探索生成式AI、使用AI技术进行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正在重塑工业机器人时代。
“AI技术已经进入机器人行业,成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力量。”韩晨指出,通过AI技术,机器人已在医疗、物流等领域实现了突破。例如,机器人已经进入实验室和医院;在物流领域,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仓储;在工厂中,端到端的数字孪生技术正在被用来进行设备的安装、优化和验证。
韩晨介绍道,ABB一方面正在生产基地使用先进的AI技术进行生产制造,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和AI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即可以和人合作的机器人。相较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和人合作工作。
自2015年推出YuMi以来,ABB陆续推出了几款不同的协作机器人。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ABB为GoFa协作机器人系列推出了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选项),可实现目前协作机器人中别的精度。
体现在人机协作上,Ultra Accuracy将超jingque的路径性能与GoFa的简易性、安全性和柔性相结合,使得协作机器人能够应对更加广泛和复杂的任务,例如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中的粘合和密封、汽车零部件的激光焊接、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复合材料层处理以及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精密激光切割等。
轮式机器人更适合工业环境
ABB在AI领域的发展路径主要表现为内生性增长和兼并收购相结合。韩晨介绍道,通过投资有潜力的人工智能初创型科技企业,ABB不断扩充新技术,了解新行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如今年1月,ABB宣布收购软件服务提供商Meshmind的大部分股份,扩大了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和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能力。
另外在今年2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ABB收购了瑞士初创公司Sevensense——一家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提供人工智能3D视觉导航技术的提供商。
在移动机器人中,轮式机器人和腿式机器人(也称足式机器人)是两种基本类型。谈及这一外形之争,韩晨表示在工业场景中更为看好轮式机器人的发展。
韩晨认为,在许多工业环境中,轮子比有腿的机器人更简单可靠。“我们看到移动平台上的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平台将是轮式的。”
“虽然人形机器人正受到来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软件及硬件方面的资金和研究机构的关注,这对机器人自动化的所有领域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认为,完全类似人类和可行的人形机器人上市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晨坦言,要模仿人类运动、技能和感官知觉的全部范畴,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对人类生物学和认知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预见的是,与机器人的互动将变得更加类似于人类。如得益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方面的显著进步,人类能够使用日常语言而不是机器人编程语言,与机器人进行互动,并为它们分配任务。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机器人将能够理解你所展示或描述的内容并做出反应,而不需要预先编程,它们会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进化成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韩晨畅想道。
- 施耐德电气尹正:传统制造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是关键路径 2025-10-21
- 库卡中国与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5-10-21
- 工信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 2025-10-21
-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一图读懂《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 2025-10-21
- 汇聚创新力量 VisionChina2024(深圳)机器视觉展盛大启幕 2025-10-21
- 和利时受邀参加新疆水泥行业超低排放宣贯暨超低排放改造技术交流会并发表演讲 2025-10-21
- 欧姆龙NJ/NX、光电传感器等热门产品新视频上线! 2025-10-21
- 解决方案|构筑信息安全堡垒,研祥智能保驾护航! 2025-10-21
- 关于邀请参加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产教融合展的函 2025-10-21
- 海康威视发布机械臂防碰撞相机,助力生产安全场景数字化 2025-10-21
- 研华携手伙伴打造多元Edge AI生态体系 助力产业应用升级 2025-10-21
- 松下集团与中国建材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0-21
- 中控技术与中国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业AI驱动“智”造全面升级 2025-10-21
- 格力电器上海落子工业机器人 2025-10-21
- 以“新”促兴,以“智”增效 施耐德电气引领化工油气行业转型升级 2025-10-21
联系方式
- 地址:厦门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路482号602室
- 邮编:361022
- 电话:0592-6372630
- 销售经理:兰顺长
- 手机:18030129916
- 微信:18030129916
- QQ:3001627136
- Email:3001627136@qq.com
